显示标签为“医学常识,superbug”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医学常识,superbug”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星期六, 一月 03, 2015

“患癌怪運氣差”‧科學家:環境遺傳非主因

“患癌怪運氣差”‧科學家:環境遺傳非主因

 
(美國‧華盛頓2日訊)美國科學家週四表示,多達三分之二的癌症患者可能要怪“運氣不好”,另外三分之一才可歸因於遺傳基因和環境因素。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上報告說,癌症發生是由於組織幹細胞在分裂中複製其DNA(脫氧核糖核酸)時出現隨機錯誤,或者說突變,突變累積越多,細胞發生癌變的風險越大。
 
幹細胞分裂突變影響
為瞭解幹細胞分裂時的突變、環境因素和遺傳基因對癌症影響的大小,他們分析了31種人類組織中有關幹細胞分裂的已發表數據,並與這些組織的癌症發生率進行比較。
 
分析顯示,31種組織中有22種癌症大體上可用幹細胞分裂時的“壞運氣”解釋,與生活習慣和遺傳因素無關,包括胰腺癌、骨癌、卵巢癌和腦癌等。另外9種癌症發生率則可能還要計入環境或遺傳因素,比如肺癌還要考慮吸煙因素,皮膚癌還要考慮日曬因素。
研究報告撰寫人腫瘤學教授沃格爾斯坦說,有人長時間吸煙及經常曝露於猛烈陽光下,卻一生無患癌,這不是他們有“好的基因”,而是他們運氣好。
 
不過,這項研究沒有包括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乳腺癌,也沒有包括男性常見癌症前列腺癌,這是因為他們無法獲得這些癌症幹細胞分裂次數的可靠數據。
(星洲日報/國際)

星期一, 十月 20, 2014

伊波拉恐成人道災難‧奧巴馬稱未大爆發勿慌

【更新】伊波拉恐成人道災難‧奧巴馬稱未大爆發勿慌


(英國‧倫敦19日訊)援助機構樂施會(Oxfam)表示,伊波拉恐成為“我們這一代決定性的人道災難”。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奧巴馬敦促公眾保持冷靜,不要陷入歇斯底里的恐慌狀態。

樂施會在疫情最嚴重的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奔波,他們呼吁調度更多軍隊、資金和醫療人員來打擊西非的疫情。

樂施會執行長高德林警告,全球正處於“暴風眼”之中。

他說:“我們不能驚慌失措,不過……未提供部隊、醫生和足夠資金的國家,將面臨人命損失的風險。”

伊波拉迄今造成逾4千500人死亡,大多死者來自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歐美也開始出現個別病例。

吁歐盟外長會議商對策

總部在英國的樂施會也說:“伊波拉危機恐成為我們這一代決定性的人道災難”。該慈善組織呼吁歐盟各國外長,20日在盧森堡開會時,拿出更多作為。

世界銀行週五警告,國際社會正在輸掉對抗伊波拉的戰役。

聯合國吁請全球各方挹注10億美元經費對抗伊波拉,不過迄今未達到這個目標。一名發言人告訴法新社,每天都有新的款項流入。

隨著恐懼和伊波拉疑似病例在全球蔓延,奧巴馬敦促各界稍安毋躁、看清事實。

奧巴馬說:“伊波拉非同小可,但我們不能因此驚慌失措、惶恐不安,因為這只會讓民眾更難取得迫切需要的正確資訊,我們必須讓科學引導我們。”

奧巴馬強調,美國並未出現“疫情爆發”或“疫情大流行”。

奧巴馬稱可應對疫情

奧巴馬說,美國可能會有更多“個別”病例,“但我們知道怎麼打這場仗”。

他試圖淡化針對非洲實施旅遊禁令的可能,說:“嘗試隔離世界一大片地區,就算那有可能,也只會讓情況更糟糕。”

數個國家的機場已經開始量體溫措施,以檢測可能感染伊波拉的人士,但專家質疑這是否有效。

美國、英國和加拿大已開始在機場篩檢來自伊波拉疫區的旅客。歐盟則在探討同樣的措施。

接連有人感染
美鬧伊波拉恐慌

美國接連有人感染伊波拉病毒,全國人心惶惶。全美各地上週五發生多起虛驚事故,其中五角大樓一度封鎖了一個入口,因為有婦女在停車場嘔吐。當局過後確認,這名婦女並沒有感染伊波拉。

而在達拉斯,一名女子上週六下午乘搭火車時感到不適,有人見到她嘔吐。鐵路公司決定閉一個車站進行清洗和消毒,直至另行通告。但運輸當局否認媒體報道指那名女子名列可能接觸伊波拉病毒的監控名單上。

美國媒體報道一些社群反應過度的現象,如密西西比一些父母將孩子從學校帶走,因為校長近期到過贊比亞。贊比亞位於非洲南部,離爆發疫情的西非很遠。

此外,有旅客擔心外遊“中招”,不惜放棄6萬美元定金,取消非洲之旅,也有機組人員反應過敏,將嘔吐乘客全程關在廁所隔離。

實驗室女員工惹郵輪虛驚

得克薩斯長老會醫院的一名實驗室女員工乘坐郵輪度假,但因可能接觸到伊波拉病毒而在郵輪上被隔離後,星期日她的血液樣本經檢測呈陰性。

因為這名女員工在郵輪上,伯利茲與墨西哥拒絕讓郵輪靠岸,過後郵輪返回加爾維斯頓靠岸。這名女員工未曾與已逝世的首名美國伊波拉患者鄧肯有過接觸,但她因曾接觸鄧肯的血液樣本而受到監控。收治鄧肯的得克薩斯長老會醫院,已有兩名護士感染此致命病毒。

醫協:做足戒備‧讚衛生部防患未然

这回卫生部做得还不错,够快,够全面,赞!

星期二, 三月 26, 2013

酱油炒饭含最多钠

酱油炒饭含最多钠 酱油炒饭含最多钠全国 2013-03-26 08:28 http://www.nanyang.com/node/520127?tid=460#


布城25日讯)公共健康研究所最新调查显示,国人偏爱的10大高盐分食物,包括了鱼饼或虾饼、酱油、辣椒酱及蕃茄酱、炸鸡、羊及牛肉、鯷鱼、咖哩鱼、浓酱味的鱼、虾球及炒饭。 男比女摄取更多盐 调查结果也显示,摄取过量盐分的源头是日常食用的酱油,而男性会比女性摄取更高盐分。

当中酱油含最多钠(sodium)成分,接着是炒饭、椰浆饭、炒米粉、汤面、汤、印度煎饼、邧油、鱼露(budu)、辣椒酱和蕃茄酱。

卫生总监拿督诺希山今日为该部门主办的“请少用盐”讲座致开幕词时说,促国人须进行“个人健康转型”,转向摄取少糖少盐文化。他说,要避免患上文明病,须从预防做起,特别是饮食方面。

出席者有副卫生总监拿督洛曼哈金、疾病控制组主任张志强及大马高血压协会主席谢玉珍。

根据卫生部去年配合推动“减盐策略”计划,在全国针对国人24小时尿液分析调查显示,国人每天平均摄取8.7克盐分(钠),比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摄取5克盐分,高出3.7克。

16食品减盐

诺希山说,本地生产商也配合卫生部推动摄取少盐分运动,从2011年至2012年,市面上销售的16种高盐分的食品,其盐分含量减少了2%至40%。 他说,上述已减盐分的食品,包括饼干、酱油、快熟面、零食及冷冻肉类。

2011年有11种食品减盐及2012年有5种食品。

他指出,根据2011年全国健康和发病率报告指出,约有32.7%的18岁以上国人患上高血压,这显示有5.8%的国人面对心血管疾病问题。

改变饮食习惯 减低患病风险

诺希山强调,成人是最难以改变饮食习惯的说词不成立,并认为只要下定决心改变饮食习惯,即可减低患病的风险。

他指出,目前国人治疗疾病费用佔60%,这是国人缺乏健康饮食所致,卫生部通过各项活动向人民灌输健康饮食文化。

“任何疾病是预防胜于治疗,若过于着重在治疗部分,将使我国需要设立更多医院及诊所供治疗,这将增加国家开销。” 他补充,国人要预防患上非传染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胆固醇,就要秉持少糖少盐的饮食习惯,即可减低患上非传染病。

说,健康饮食习惯须从小部培养,该部已把健康饮食文化扩展到学校,灌输学生良好饮食习惯。

国人最常食用10种含高盐分食物
1.鱼饼或虾饼
2.鱼(炸或浓味酱料)
3.咸浓味酱油
4.辣椒酱及蕃茄酱
5.炸鸡
6.鱼或虾球
7.鯷鱼(乾煎或参巴辣椒酱)
8.鱼(咖哩、参巴辣椒酱或亚参)
9.羊肉及牛肉(咖哩或辣椒)
10.炒饭

星期二, 十月 26, 2010

来了,superbug 终于来了!




大家非不得已,还是不要去医院探病或“参观”,出入医院,一定要记得消毒、洗手,做好最基本的个人卫生,提高个人的免疫力,那是对付超级细菌的最好武器。

(话望生26日讯)卫生部长拿督斯里廖中莱透露,我国出现首宗超级病菌(Superbug)病例,不过患者只是属于“带菌者”。
他说,卫生部目前正密切观察此病菌在国内的情况,迄今国内仍未发现有第二宗病例。

不会传染不会发烧(不会转染,会感染,专家说;这种细菌的感染不会造成像甲流(HINI)和非典(SARS)一样在普通人群中流行,它们主要发生在医院中,尤其是外科手术的病人中。这些病人常有伤口,或者有穿刺等治疗性损伤;手术、疾病和药物的使用使他们的抵抗力下降;更重要的是他们常常会使用许多抗菌药物。这使得不怕抗菌药物的“超级病菌”趁虚而入,造成病人感染。)
“它不会传染,感染病菌后也不会出现发烧等征兆,我们正密切观察一切的发展及可能性。”他透露,

有关病患为24岁的女性,她本身患有血癌,是在吉隆坡安邦医院接受治疗时,发现是超级病菌带菌者。

“她受感染前没有出国,目前她体内的病菌已全部遭杀除,这类超级病菌不会在体内活性扩散。”
廖中莱今日出席加腊士补选提名时促请国内所有医院及医生,必须遵循该部发出的指南,向病患施以适量的抗生素,以免病菌在病患体内变种,导致病患失去免疫力。“

不适量的抗生素将逼使病菌变种,对抗附加的抗生素,久而久之,病患体内的免疫力不足以抵抗这些病菌。”

超级病菌源自于印度新德里,迄今已散播至美国、英国、荷兰等国家,一些赴印度接受手术等治疗的患者,感染了一种名为NDM-1的新型超级病菌,目前仍无确实的治疗方法。

另一方面,卫生部也发表文告,部门已指示全国医院采取范防措施,也要把病菌样本送往医药研究学院(IMR)检验,是否是超级病菌,避免病疫在我国蔓延。

注:超级病菌是一种耐药性细菌 这种超级病菌能在人身上造成浓疮和毒疱,甚至逐渐让人的肌肉坏死。更可怕的是,抗生素药物对它不起作用,病人会因为感染而引起可怕的炎症,高烧、痉挛昏迷直到最后死亡。这种病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对这种病菌,人们几乎无药可用。2010年,英国媒体爆出:南亚发现新型超级病菌NDM-1,抗药性极强可全球蔓延。详读http://baike.baidu.com/view/1527348.htm

分享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