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巴菲特”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巴菲特”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星期五, 三月 13, 2015

描绘50年投资蓝图 巴菲特的第50封信

描绘50年投资蓝图 巴菲特的第50封信


巴菲特执掌伯克夏以来,一年一度的致股东公开信,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今年,是他写的第50封致股东信,描绘未来50年伯克夏的发展蓝图。

巴菲特致股东信堪称最受全球商界关注的公司报告,不管是菜鸟散户,还是知名对冲基金,他们都渴望向历史上最为成功的资本家学上一招半式,此外,吸引他们的还有“股神”独特的语言表达。

巴菲特:别借钱买伯克夏股票

今年这封信,比往年的分量都来得更重一些,因为巴菲特在去年公开信中就表示,第50封信将描绘伯克夏未来50年的蓝图。

现在,这封长达数十页的股东信揭开了神秘面纱,巴菲特的一些话,或许会让大家受益匪浅。

谈投资 持股5年以上
玩杠杆需要耐心


在这封题为“伯克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股东信里,开篇就是伯克夏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2014年公司的净财富增加了183亿美元(658.8亿令吉)。

巴菲特也用伯克夏的数据告诉投资者:希望通过购买股票来分享公司盈利的股东需要“耐心”,需要至少持股5年以上。

对价值投资者来说,巴菲特每年的致股东信,都是最为宝贵的学习资料。

在这封信中,巴菲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故事:1964年5月6日,时任伯克夏公司掌门人的斯坦顿致函股东,希望以每股11.375美元(40.88令吉)的价格,回购22.5万股,这一报价令巴菲特颇感意外。
当时,伯克夏有7%的流通股,由巴菲特管理的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掌握,但巴菲特拒绝了斯坦顿的报价,开始大举买入伯克夏的股票。直到1965年5月上旬的董事会会议,巴菲特正式掌控了伯克夏。

“对于伯克夏的股东而言,遭遇永久性资本损失的几率非常低,因为我们每股的内在商业价值,几乎一定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长。”

伯克夏股票须持仓5年

巴菲特表示,“对于那些入手伯克夏股票一两年内,就想卖出的投资者而言,我无法提供任何保证,无论建仓时的价位。”

巴菲特正是用自己的公司作为案例,向投资者表达出这样一个道理:并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去准确预测市场波动,因此,投资者需要做好持仓5年以上的准备,只有做好这样的准备,我才会推荐你们购买伯克夏的股票;对于寻求短期获利的投资者来说,建议另寻别处。

巴菲特还给投资者敲响警钟:请不要用借贷的资金来购买伯克夏的股票。

自1965年以来,伯克夏的股票曾有三次从最高点骤降近50%。

未来的某一天,股价“腰斩”的情况还会出现,但没有人会预测何时发生。

谈花钱 考虑分红
并购主线仍在美国


巴菲特准备收购什么,往往就会成为风靡全球市场的“巴菲特概念股”。

这一次,巴菲特告诉我们怎样的公司,能变成巴菲特概念股。

目前,伯克夏旗下拥有80多家公司。尽管在去年花了78亿美元(280.8亿令吉)完成了31项收购,但伯克夏再也没有涉足“大象”公司,公司上次收购“大象”公司,是2013年花费122.5亿美元(441亿令吉)收购番茄酱生产商Heinz。

此前,伯克夏与德国一家摩托车配件零售店达成收购协议之后,巴菲特称将在德国寻找更多机会,但巴菲特在信中写道:虽然我们通常也在国外进行投资,但我们大部分的投资都在美国本土。

收购对象需明确报价

此外,巴菲特也透露了伯克夏的收购标准:税前利润至少7500万美元(2.7亿令吉)的企业,才能称为大型收购,被收购对象要证实已经具备持续盈利能力;企业的股本回报率良好,同时债务很少或没有;管理层和业务模式简单清晰。

当然,被收购对象还需要给出一个明确的报价,以免浪费时间。

除了收购,巴菲特手握巨资,也经常被要求分红。

尽管巴菲特长久以来一直拒绝分红,称公司经营状况很好,将把资金用于收购其他业务或再投资于股票市场。

不过,巴菲特在信中表示:“往后10到20年,伯克夏的收益和资产,将大到管理团队无法明智地进行再投资,公司高管将决定分红、股票回购,或者两者都有。”

谈未来 别指望太高
接班人已有人选


在巴菲特的掌管下,伯克夏以分权化管理而著称,但巴菲特曾表示,公司或将在继任者上台后重组,由若干副手各监管公司的一部分。

当越来越多的公司在精简结构、缩小关注范围,好让其业务更容易估值时,巴菲特还是认为伯克夏“合则更强”。

对于市场上有人建议伯克夏拆分的言论,巴菲特在股东信中旗帜鲜明地表示,“这说不通,如果将公司拆分,我们将丧失对公司整体控制权、资本分配的灵活性以及税务优势。”

在过去50年里,伯克夏股票的每股账面价值,由19美元(68.4令吉)增长至14万6186美元(52万6269令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4%。

对于伯克夏未来50年的发展,巴菲特表现得十分有信心,但他认为,伯克夏未来不会重现这一增长幅度,不要指望伯克夏在未来50年,能再创过去50年的辉煌。

说到未来,不能不提到巴菲特的接班人。

分享犯错经历

巴菲特在信中没有具体写谁将成为他的继承人,但却表示他和高管们都相信,现在有一位正确的人选成为接班人,并将领导公司走向下一个10年甚至更久。

虽然巴菲特并没有公布未来接班人的实名,但伯克夏副主席芒格认为,公司的两位高管———阿贝尔(Greg Abel)和詹恩(Ajit Jain)会是主要候选人。

据悉,现年52岁的阿贝尔,主要负责能源公司伯克夏能源(Berkshire Hathaway Energy),而63岁的詹恩,在保险业务部门任高管长达30年。

谁都会犯错,巴菲特也不例外,他在信中也进行自我反省,包括曾经仅仅因为价格的低廉,而收购了伯克夏的前身。

濒临破产的纺织厂伯克夏,最终以关闭9家工厂而告终。

或许,是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未来的接班人,巴菲特表示,新的接班人除了需要在业务上有理性、冷静和决断的特质,还需要坚决杜绝傲慢、官僚和自满的倾向。

巴菲特妙语谈投资

巴菲特无疑是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投资者之一,他的投资哲学并非秘密,他的才华是永恒的。
在年度致股东信中,巴菲特一如既往,使用精巧玄妙的语言表达对投资的看法。

美国展望 好日子在前方

“美国市场经济的活力将继续展示其魔力,繁荣不会一帆风顺、没有波折,从来就不会。我们经常对政府表示不满,但最能够确定的是,美国的好日子还在前方呢。”

“市场预言家只会充实你的耳朵,却不会充实你的钱袋。”

伯克夏前景 百年后地位不变

“一百年后,伯克夏铁路公司和能源公司,仍将在美国经济中扮演关键角色,大部分家庭仍需要房子和车子,公司和个人都少不了保险业务。展望未来,我和芒格认为世界仍将需要伯克夏,我对公司管理层充满信心。伯克夏仍将是美国商界的直布罗陀海峡。”

“伯克夏年终员工总数达到创纪录的34万499人,比去年增加9754人。我自豪的说,增加的人数不是来自总部,总部仅有25名员工。放心!”

投资特易购 应更早清仓

“我们今年清仓了特易购,我很抱歉,本该更早的清仓,我犯了大错,不够果断。”

投资行为 举债毁掉回报

“投资者以其自身行为,能够使持股变得高度危险,这样的人有很多,频繁交易、谋求‘沽市’、风险分散不充分、向投资顾问和资金管理者支付高昂而不必要的费用,而举债能够毁掉不错的回报。”

“与其百分之百地控制一家泛泛的公司,不如部分持股一家好公司。拥有部分霍普钻石,比拥有全部人工钻石来的好。”

“在商业世界,噩耗总是接连出现的。一旦你在厨房看到一种蟑螂,以后你会看到更多同类。”

“炒股就像击鼓传花,财富只是再分配而没有增加。结局始终是,金钱从容易受骗的人手中转移至善于欺骗者手中,而受害者总是不乏其人。”

现金 应急生存关键

“在一个稳健的公司,现金有时候被认为越少越好,被视为非生产性资产,将拖累股本回报率这样的指标。但是,现金对于公司就如同氧气对于个人:有时你不会注意到,缺少时却是能否生存的关键。”

投资新行业 只买符目标资产

“我们不会因为长期与某个行业打交道而具有偏见,也不会面临希望维持现状的同事施加的压力。重要的是:如果由马来控制投资决策,那就不会有汽车业了。”

“我们经常发现,总是有人想向我们出售不符合我们目标的资产。我们发现,如果我们登广告说想买苏格兰柯利犬,就会有很多人打电话来兜售英国小猎犬。”

并购与分拆 银行家的商机

“投资银行家是靠业务吃饭的,他们常常要求对收购目标公司股票给出20%至50%的溢价。银行家告诉收购方,考虑到‘控股价值’,溢价是合适的,当收购方CEO当家后业绩将腾飞(这话哪位急于收购的CEO不爱听呢?)。

几年后,一本正经的银行家又来了,迫不及待的说必须将收购的业务分拆,以释放股东价值。银行家会说,分拆后的公司将腾飞,因为管理层将更具企业家精神,免去了母公司官僚的束缚。”

遇到的麻烦 随时应对“洪灾”

“我认为让伯克夏出现财务问题的可能性是零,我们随时准备应对千年一遇的‘洪灾’,事实上,一旦洪灾发生,我们将是卖救生衣的人。

2008至2009年金融危机时,人们首先想到向伯克夏求助。”

老助手芒格 合适价买好公司

“他给我的建议很简单:忘记你对以不错价格买到一般业务的了解,相反,要以合适的价格购买不错的业务。”

接班人 品格最重要
“品格最关键,CEO须对公司全力以赴,而不是个人利益。”

“他的动机不该是虚荣和贪婪,这很重要。CEO的行为对各级管理人员至关重要,如果他们看到CEO将股东利益奉为至上,他们也将效仿。我的接班人还需要具备另一个特质:抵御可摧毁公司的三大恶习的能力,它们是傲慢、官僚和自满。当这些企业癌细泡扩散时,最强大的公司也注定失败。”

新一代“巴菲特”

巴菲特日前发布了最新的致股东信。在他执掌伯克夏公司的50年里,他的投资之道被无数人学习,世界各地诞生了新一代“股神”。

伯克夏董事长兼CEO巴菲特,被公认为他那个时代最成功的价值投资者。而目前这个时代的“巴菲特”又有谁呢?
http://www.nanyang.com/node/686041

星期二, 一月 28, 2014

巴菲特投资16问(下):不犯错永远不会投资

巴菲特投资16问(下):不犯错永远不会投资

http://www.nanyang.com/node/595884?tid=687

即使是股神巴菲特,在投资策略上也是有犯错的时候,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是怎样处理错误?又是怎样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本文是“巴菲特投资16问”的下半部,内容一样的精彩万分,字字珠玑。

9.对于如今想从事投资行业的人, 你会向他们建议怎样的职业道路?
投资成功金科玉律 时间 本钱 适时套利

:那么你就应该学习一切有关投资的知识。有太多的东西要去学习。学习哪些方法管用,哪些方法不管用;哪些地方有价值,哪些地方没有价值。
我11岁(1942年)时就开始练手———以38.25美元(122.4令吉)的价格买入3股城市服务石油公司(Cities Service)优先股。同时,我大姐多丽丝也买入3股,我父亲买入4股,所以我们总共持有整整一手10股的股票(多数情况下一手是指100股股票,但对于有些交易清淡的股票,一手可以是10股股票———译注)。
每天上学的时候,多丽丝就抱怨股票价格。所以我在42美元的时候就卖掉了股票。两年后,它涨到了200美元。

打造公司更快乐

我会借助审计记录来管理资金,这样当投资业绩很好的时候,就会吸引到更多的人。与投资相比,我更加喜欢经营公司。打造公司要比把钱投来投去更加令人快乐。
托德‧康姆斯(Todd Combs)和泰德‧韦斯勒(Ted Weschler)每人管理着65亿元(208亿令吉)的资产。
如果他们运营自己的对冲基金的话,那么他们每人都可以赚到比现在更多的收入。但他们喜欢在伯克夏工作。他们已经拥有足够的钱。他们身上具有我所欣赏的那种性格。

10.为女性征求建议的问题。
成功CEO不乏女性

:我建议你阅读凯瑟琳‧格雷厄姆(Katherine Graham)撰写的自传《个人历史》(Personal History)。
许多美国总统都到她家里看望她。
她克服了她的母亲和丈夫认为她一无是处的障碍。如今许多女性都在成为成功的CEO。
博希姆珠宝公司(Borsheim)CEO苏珊‧雅克(Susan Jacques)即将离职,出任世界宝石协会(Worldwide Gem Association)会长。

11.你是第一个使用“护城河”这个字眼来形容竞争优势的人。晨星公司(Morningstar)也借用了这个概念来开展研究。你认为晨星在“护城河”方面的工作做得怎样?
经济城堡人人抢占 护城河概念抗来敌

:我认为他们做得很好。
我在40多年前提出“护城河”这个概念。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里,存在大大小小的经济城堡。有苹果、微软这类庞然大物,也有些堡垒较小的公司。
如果你在资本主义制度里拥有一座经济城堡的话,那么人们就会设法占领它,这时你就需要两件东西:1.在城堡周围建立护城河;2.在城堡里有能够设法加宽周围护城河的骑士。

加深人们心中观念

可口可乐是如何建立自己的护城河的呢?他们加深了人们在心目中认为可口可乐就是幸福所在的看法。护城河就是人们心里形成的观念。
铁路运输行业的护城河就是进入门槛。盖可汽车保险公司(Geico)的护城河就是低价。我们每天都在设法加宽护城河。
喜诗糖果公司(See’sCandies)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了一条护城河。在情人节,送喜诗糖果比送拉塞尔斯托福(Russell Stover)糖果更能博得女孩的欢心。喜诗糖果过去41年以来。每年都在12月26日上调价格。
伯克夏在1972年以2,500万美元(8000万令吉)的价格收购该公司。如今,该公司每年盈利8,000万美元(2.56亿令吉)。
10年前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推出的维珍可乐(Virgin Cola)惨遭失败。士力架(Snicker)已经连续40年成为销售收入排名第一的糖果棒。

12.你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 对于年轻的职场专业人士你有什么建议吗?
最重要的决定是和谁结婚

答:你要做的最重要的决定,就是你打算和谁结婚。
重要的是,你对重大事情的看法,必须确保你跟配偶在同一件重大事情上的看法一致。不要和你希望去改变其想法的人结婚。要和比你优秀的人结婚;始终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交往。

13.你有没有定下年投资回报率要超出道指10个百分点的目标?
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

答:早几年,我确实想要跑赢道指(现在则是标普500指数)。我的目标是每年的投资回报率超过道指10个百分点。如果道指下跌了20%,而我们亏损了10%,那没问题。
我们并没有设定预期从某家企业或者某只证券那里,赚取多少回报的具体数字。我们尽我们所能做我们认为当时最合适的事情。
这是不是我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可以做到的最为明智而且不会让我们的资源紧张的事情呢?希望答案是肯定的。

公司价值等于未来现金流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一家公司的价值等于其未来永续现金流的现值。
如果你真的回到投资这个话题上来的话,那么2600年前人类持有的态度是“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但你需要质疑这种说法:你有多大把握认为林里有两只鸟?这片林子有多远?利率是多少?(笑声)
在投资中,你现在投出钱来,是为了以后能够获得更多的钱。伯克夏一直在让林中有更多的鸟。
如果你正在管理的资金规模只有100万美元(320万令吉),那么你应该在没有风险而且不使用融资杠杆的情况下,让投资回报率超出标普500指数10个百分点。

14.你曾经参与的最困难的谈判是什么?你的谈判策略是如何形成的?
父亲授招谈判风格

答:我只是从我父亲那里真正学会了谈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谈判风格。
我不想参与那种在某个时点必须结束的谈判,不想参与互掐脖子的谈判。这种情况下,要么我们双方都放弃,要么就是一方掐死另一方。
我的风格与大多数人不同,只说我会做什么。如果你在一生当中都这样做的话,那么就坚持这种做法。
我可以放弃任何谈判。我说我会出这个价,这通常就是我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我不想虚报低价,然后你还价,最终还是以这个价格成交。这样做就要花费时间和金钱。
我只说我会付的价,而一旦建立了信誉,这种做法就很管用。你不应该参与自己无法放弃的谈判。
与你爱的人讨价还价是一个可怕的错误,这个错误会造成伤害。在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就是无条件的爱。

15.你最大的投资错误是什么?你是如何从中吸取教训的?
最大错误收购伯克夏 从他人错误吸取教训

答:与其从自己身上吸取教训,不如从其他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看看各种企业倒闭的案例。我不信谁能永远避免犯错,人都有犯错的时候。
我最大的错误就是收购伯克夏公司,并且试图改善它本来的业务。我们把我们所有的钱都投放在一个糟糕的行业里,从而对所有这些资金造成了长达20年的拖累,即使在收购了国民保险公司(National Indemnity)之后也是如此。
让伯克夏成为我们想要发展的公司基础,这曾是一个错误。不犯错误你就无法从事投资这一行。我们以价值4亿美元(12.8亿令吉)的伯克夏股票,收购了德克斯特鞋业(Dexter Shoe)公司,原先价值4亿美元的那批伯克夏股票,现在值50亿(160亿令吉)到60亿美元(192亿令吉)之间。
而由于外国企业的竞争,德克斯特鞋业公司已经破产倒闭了。我们在电力公司Energy Future Holding的债券上亏了20亿美元(64亿令吉),私募股权投资公司KKR也投了资,他们亏了80亿美元(256亿令吉)。

16.当你在管理别人的资金并且出错的时候,你如何处理责任问题?
规避永久损失风险

答:我告诉他们,我会出错,但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到这个、这个和这个。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可能会出错,但我仍然很可能会实现这个目标。
我设法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会亏损大量资金的方式进行操作。
这样我可能不会赚到最多的钱,但我会将遭受永久性损失的风险降到最低。
如果一项投资有千分之一的概率会让别人的钱承受永久损失的话,那么我就不会出手。
上篇:
与股神对话 巴菲特投资16问




星期二, 一月 21, 2014

与股神对话 巴菲特投资16问

与股神对话 巴菲特投资16问

http://www.nanyang.com/node/594185?tid=696
跌市中,没甚买卖,有时间慢慢消化好文章

沃伦‧巴菲特已经被世界公认为“股神”,他的投资成就已经不用赘述,而他的投资理念也早已成为投资大众的研究项目。

因此,不管是他一年一度写给伯克夏股东的信函,抑或是任何场合的言谈,都会引起极度关注,甚至被视为字字珠玑。

例如巴菲特所说的:“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现金就像是氧气”、“他们(专业经理人)不需要我,而是我需要他们”、“企业护城河”等等。

别人恐惧时贪婪,别人贪婪时恐惧

日前,沃伦‧巴菲特在与来自八所大学的160名商学院MBA学员对话中,讲述自己的投资理念与建议。

本文为完整对话实录,分上下两期刊出以飨读者。

2013年11月15日,沃伦‧巴菲特与来自八所大学(包括马里兰大学)的160名商学院MBA学员会面交谈,每所大学派出20名学员参加。这些MBA学员提出了16个问题:

1.伯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以下简称伯克夏)是否因规模越来越大,而下调了最低预期回报率?

规模是业绩的敌人 回报率目标没改变
答:伯克夏并没有最低预期回报率。日益增加的资金,使得伯克夏愈加难以实现卓越回报。
如果我管理的资金只有100万美元(320万令吉)的话,那么我会获得比管理2100亿美元(6720亿令吉,伯克夏的资产净值)更好的投资回报。
规模是业绩的敌人。但我还是宁愿管理2100亿美元,而不是100万美元。

2.在过去,你曾说你的投资理念,有85%来自于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15%来自于菲利普‧菲舍(Philip Fisher)。这个比例改变了吗?

管理资金规模变大 寻优质股不贪便宜
答:我在格雷厄姆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投资策略。
我前往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商学院,拜在格雷厄姆门下。如果你采用格雷厄姆的投资方法,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不会亏钱。从本质上讲,他的投资方法是非常量化的,而你必须做得相当不错。

“捡烟屁股”投资法
在另一方面,随着你的公司规模越来越大,拥有的资金越来越多,运用这种方法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这时以合理的价格买入卓越的公司,就比以低廉的价格买入平庸的公司好。
采用“捡烟屁股”的办法,你可以在地上找到还能吸一口的烟屁股,把它捡起来,点上后就可以免费吸一口。你可以一直这样做,免费吸到许多口香烟。
这是一种方法,以前我就是这么做的。我通过量化分析,寻找估值非常便宜的股票。

铁路运输前景佳
在接触到菲舍和查理之后,我开始寻找更出色的公司。
以前我寻找的是估值非常便宜而且较为出色的公司。现在,我们寻找的是优秀的公司,而不是只图便宜。
铁路运输行业的前途远大,未来10年乃至100年都会表现良好。
伯灵顿北方圣菲铁路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现在税前盈利60亿美元(192亿令吉),而我们收购它之前几年才30亿美元(96亿令吉)。
我们现在更加趋向于采用菲舍的投资理念,而减少对格雷厄姆投资理念的依赖,那是因为我们管理的资金规模更大了。
如果资金规模较小的话,那么我们会考虑安全边际较高/估值较便宜的股票。
在毕业之后,我逐页通读了穆迪指南,翻到第1433页,我明白好的公司都在后面。
西部保险公司在1951年的每股收益为29.09美元(93.08令吉),一年前为21.66美元(69.31令吉),而其股价在过去12个月内,一直处于3美元(9.6令吉)至13美元(41.6令吉)的区间内。当我看到该股的时候,其股价为16美元(51.2令吉),本益比不到1倍。

不了解韩股 小量买入
几年前,也就是在2004年,有人告诉我,我应该看看韩国。
我得到花旗集团出版的一本书,书中每页介绍一只股票。这本书介绍了所有在韩国公开上市的公司。
翻阅之后,我发现了约20家公司(比如大韩面粉加工有限公司),上面列出了这些公司的账面价值、每股收益和证券种类。
但在你看到股价之前,这些信息并不能告诉你这只股票是否值得买入。
我在一个下午挑选出了大约20只这样的股票,买入这20只股票的部分股份,但我对这批股票没有足够的了解,因此也没有大量买入。
如果你买入20只本益比只有2倍的股票的话,那么你将会赚钱。这是本‧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你可以通过这样做来盈利。
如果你管理更多资金的话,那么你就必须采用菲舍/查理的投资风格,收购大公司。
伯克夏现在考虑投资的目标,是规模大而且非常强的公司。比如我在1983年收购的内布拉斯加家具店(Nebraska FurnitureMart),现在很可能已经获得20倍之多的投资回报。查理曾经跟我说:“你永远不会与我意见不合,因为你很聪明,而我总是对的。”

3.你为什么把高盛认股权证转换成股份缩减的公司股票?

金融风暴难预料 未花分文入股高盛两全其美
答:2008年,我们帮了高盛和通用电气一把,提供了融资,这我做梦也没想到(想象一下,通用电气打电话给你,说他们需要你提供融资援助)。
伯克夏获得了优先股外加期限为5年(2013年9月份到期)的认股权证。这些权证可以购买价值50亿美元(160亿令吉)的高盛普通股和价值30亿美元(96亿令吉)的通用电气普通股。
如果我们行权的话,那么我们必须额外投资80亿美元(256亿令吉)。但这两家公司又不想发行这些新股。
今年(2013年)早些时候我们做了决定,既然他们不想发行所有这些新股,我们也不想再投入80亿美元。那么让我们达成一个双方都接受的结算协议。我们不必再多掏钱,而他们不必发行所有这些新股。
伯克夏最终获得价值近20亿美元(64亿令吉)的高盛股票,而没有多花一分钱。在通用电气的认股权证上也只花费了2亿美元(6.4亿令吉)。
伯克夏手里只剩下一批数额较大的认股权证———来自美国银行。这批权证让我们有权在2021年8月份之前的任何时候,以每股7.14美元(22.84令吉)的价格,买入7亿股美国银行股票(总计50亿美元,160亿令吉)。
我们将持有这些权证,直至美国银行提高股息,否则我们把这些权证一直持有到临近到期时。

不放松货币 经济就没救
高盛和通用电气的这两宗权证交易很有意思;5年前谁会料到有如此结果呢。
货币市场因雷曼而陷于崩溃。货币市场基金持有大量的雷曼票据。
一夜之间,雷曼倒闭,超过3000多原以为货币市场十分安全的美国投资者损失惨重。
这导致一只主力货币市场基金的净值跌破1美元,变得不值一钱。货币市场顿时出现一轮无声的电子化“挤兑”热潮。
当时货币市场基金的总规模为3.5兆美元(11.2兆令吉),而在雷曼倒闭后的头三天,就有1,750亿美元(5600亿令吉)资金出逃。
所有货币市场基金都持有商业票据。
诸如通用电气等公司发行了许多商业票据。此后,美国工业差不多陷于停滞。
布什说:“如果不放松货币的话,那么这个‘傻X’经济就没救了。”———我认为这是经济史上最有智慧的一句话。这就是他为什么支持鲍尔森和伯南克的原因所在。
当时各大企业都在依靠商业票据市场。
2008年9月份,我们直接坠入深渊。如果鲍尔森和伯南克没有出手干预的话,那么两天之内一切都将完蛋。

现金就是氧气
伯克夏始终持有200亿美元(640亿令吉)或更多的现金,这听起来很愚蠢,一点必要都没有,但在未来100年里,有一天当世界再次停止正常运转时,我们将会做好准备。
这个世界总会发生某些变故,或许就在明天。到那个时候,你就需要现金。那时现金就像是氧气!当你不需要它的时候,你不会注意到它。而当你真的需要它的时候,它是你唯一需要的东西。
我们运营的流动性水平无人可比。我们不想依靠银行授信额度进行运营。美国财政部没有权力担保货币市场基金。他们的权力来自于国会。
鲍尔森在2008年9月份设立了一个外汇平准基金,为货币市场基金提供担保。这促使货币市场基金的“挤兑”热潮得以停止,一切都结束了。

信心只能逐渐恢复
在你有生之年,这样的事情可能会发生数次。当类似事情再次发生时,请记住两点:1.不要让它毁了你;2.如果你有资金或者胆量的话,那么你将有机会以低得离谱的价格买到投资标的。
恐惧蔓延的速度很快,它具有传染性。这与智商没有什么关系。信心只能逐渐恢复,而不是全体投资者同时恢复。有时候恐惧会让投资界趋于瘫痪。这时候你不应该欠钱,而且如果有钱的话,你应该在这个时候逢低买入。
“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4.你每年写给股东的信,遵循的是什么思路?你如何决定自己会写些什么?

须秉持基本原则 视股东为合伙人
答:我已经写好了2013年致股东信,但我会在2月28日发出。我早就知道自己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只需要填写一些数字,然后发出去即可。
我设法把公司股东看成是合伙人。
而我也设法从身分互换的角度来把握信中要告诉他们的信息。
假如我是股东而他们负责运营公司的话,我会希望他们告诉我什么?还有我会想知道什么?而这就是我会告诉股东的信息。
我生平的第一封致股东信,是写给没有多少财务知识的两位姐姐。“亲爱的姐姐”———我站在她们的立场上向她们解释她们想要知道的信息。我还喜欢写一段用于一般性投资理念普及的章节,这部分与伯克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今年(2013年)这部分内容有2,600个字(此信总共有1万1,500个字),是关于投资的一些想法。我向所有考虑投资的人讲述这部分内容,告诉他们应如何投资。我每年都选一个主题,然后只在信中就这个主题写一个章节。
可能有些人感兴趣,有些人不感兴趣。但如果他们打算把自己的大部分资金投资给我的话,那么我会像是和他们共处一室面谈那样,在信中和他们交谈(伯克夏的经济原则),这样人们就会知道关于我们的所有信息。
1956年,我花0.49美元买了一本账簿,用两页纸撰写了给我合伙人的文件,至于有没有人入伙,我并不担心。

企管体制合伙态度
我用半页纸的篇幅解释了基本规则:这些是我能做到的,这些我不能做到的,这些是我打算如何去做的,这些是我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如果你觉得这些看起来不错的话,那么就入伙;如果你不想入伙,那就算了(但我们还是朋友)。
这些基本规则现在写在伯克夏公司向投资者提供的报告的后面。在我们的基本规则中,虽然我们的管理体制是企业制,但我们秉持的态度则是合伙制的。
我们把你视为合伙人,你需要拥有共同的理念,就像婚姻一样。如果男女双方在重要观念方面存在分歧的时候,那么他俩结婚就不理智了。
现在年度股东报告已经准备好了。
伯克夏拥有与众不同的股东,他们中许多人将自己80%的净资产投给了伯克夏。我差不多把自己100%的资产净值投在了伯克夏上。但如果股市暴跌50%的话,那么我们我们可以改写这个数字(与会者发出笑声)。

5.你对市场的理解对你的政治观点,产生了那些促进影响?

人生如娘胎乐透 冀创富共享共荣
答:我不会说对市场的理解影响到我政治观点的形成。
我的政治观点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试想,在你出生之前的24小时,有个精灵来了,对在妈妈肚子里面的你说:“你看起来像是一个极其负责、聪明、有潜力的人。你将在24小时之后出生,我将分派给你一个艰巨的任务:决定你即将降生的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你负责设定规则,包括所有政治制度、民主、议会等等你希望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你可以设定经济结构———无论是共产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启动一切事项,我向你保证,当你出生时,这个世界将会为你以及你的子子孙孙而存在着。”
有什么附加条件吗?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在你出生之前,你必须经过一个放有70亿张签条(世界上每人一张)的巨大容器。把手伸进去抽签,你可能得到的选择如下:你可以生来就聪明或不聪明,健康或残疾,黑人或白人,生于美国或孟加拉国,等等。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将会抽到哪张签。由于你不知道自己会得到哪张签,那么你怎么设计这个世界呢?你希望男性使唤女性吗?可你成为女性的概率是50%。如果你考虑政治的话,你希望建立一个人人所期望的制度。
你期望经济产出越来越多,因为这样你将拥有更多的财富让人们共享。美国拥有一个伟大的制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5万美元(16万令吉),是我出生时的6倍。

美国贫富差距不断缩小
但由于你不知道自己将会抽中哪张签,你就会期望建立这样一个制度:一旦它产生产出之后,你不希望任何人落在后面。
你希望激励优秀的人,不希望搞大锅饭,但又确实想让那些抽到下下签的人仍然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你也不希望人们满怀担忧:担心老来缺钱,担心医疗开支。
我把这称作为“娘胎乐透”。我的两个姐姐并没有抽到和我同样的签。她们被寄予的期望是:她们会嫁得很好,或者如果她们工作的话,会当护士、教师等。
如果你正在设计这个世界,而且知道你身为男性或女性的概率各为50%的话,那么你不会希望女性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因为你也有可能是女性。这样设计你的世界———这应该是你的生活信条。
我查阅《福布斯》美国400富豪榜,看看他们的财富数据,看着这些财富在过去30年里是如何增长的。底层的美国人也在不断得到改善,这很好。
但我们不希望看到如此巨大的贫富差距。只有政府才能纠正这种差距。
正确看待这个问题,是你在不知道自己会抽到哪个签的情况下看待这个世界的立足点。如果你不愿意从100张随机的签条中冒险抽签的话,那么你就是幸运儿!是70亿人中站在财富金字塔最顶尖的那1%!
每个人生来就是千差万别。不可能说所有的事情都由自己来做。我们每个人都有老师,都有在我们面前引导我们获得目前成就的人。我们不能让别人落在太后面!你们每个人肯定都抽到了好签。

6.您是在职场上,少数支持女性的男总执行长(CEO)之一。

你能谈谈你的理由吗?还有,我们女性如何才能在职场上贡献我们的智慧?(一位女学生提出的问题)
性别歧视弃才太愚蠢 女性可撑经济半边天
答:1776年我们在《独立宣言》上写到“人人生而平等”等等。在1789年,我们颁布了宪法,再三考虑后……黑人变成只算五分之三个人。他们疏忽了。
他们用了一种不必使用性别代词的表述。他们在自己的总统任期内出卖了自己,他们只说“He(他)。”很快,“人人生而平等”变成了“所有男性生而平等”。
历史前进到葛底斯堡演说,林肯反复强调“人人生而平等”这句话。但忽略了如下事实:女性不能投票,甚至在一些州不能继承财产。最后,在1920年,也就是美国建国131年之后,“哦,是啊,女性应该有公平的投票权。”
后来,美国最高法院新人来旧人往,直到奥康纳(O’Connor)才有第一位女性大法官。
在我还是小孩时,人人都对我报以期望,但和我一样聪明的两位姐姐却被寄予不同的期望。

和男性一样聪明努力
这就是我们这个国家,想想我们仅仅是靠男性这半边天就已取得了如此成就。现在我们正开始释放女性这半边天的潜能。
如果我们只让身高超过5尺10寸的人担任公司CEO、会计师或者律师,而身高不到5尺10寸的人必须当护士等的话,这是多么离谱的事情,那些潜能也不会释放出来。
这就是女性所面临的情况。没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我的父亲没有,我的老师们也没有。
女性显然是和男性一样聪明,一样工作努力。没有人能够比嘉莉(Carrie)更加出色地筹办我们的年度股东大会。我认为,一家公司的CEO因性别歧视而放弃任用最有才华的人,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啊。
但是,我们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我们正在朝着我们设定的理念前进。但杰佛逊早就定下这些理念直至很久以后才得以实践。

7.在收购一家公司时,你如何评估管理层?
不以合约绑紧 股东更需要管理层
答:
我交给B女士(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创始人)一张大额支票,他们所有人(被收购企业的管理层)都可以不用再工作了。
但是在他们得到钱而我得到股票凭证之后,他们会像以前那样工作吗?
当他们把钱放进口袋里之后,他们是否会像以前那样卖力工作吗?

四分三经理都是有钱人
我们旗下四分之三的企业经理,本身就是有钱人。
这些人并不需要工作,但是他们都在工作。
如果我给他40亿美元(128亿令吉)的话,那么他下个月的工作成绩会一样吗?
明年呢?我不在合同上做文章;我必须判断管理层是否会继续以相同的方式工作。
通常我的评估是正确的,而且得到更好的结果。他们不需要我,而是我需要他们。

用喝彩肯定付出
为什么我来上班呢?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任何事情。
然而每天早晨出门时,我都迫不及待地想投入到工作中。我喜欢周六工作,喜欢与学生们交流。我为什么这样做呢?我得完成自己的作品。伯克夏公司就是我作品。
人们喜欢创造东西。我设想自己是米开朗基罗,正在西斯廷教堂里作画,但在别人看来可能只是涂鸦。
第二件事情是,我希望得到别人的喝彩。
如果有人欣赏的我作品,那么我很是欢喜。
如果别人也有他们自己的作品,我又有什么资格去指点他们如何创作呢?
(就像管理层)我欣赏他们所做的成绩。我有的是经验,所以当我称赞他们的时候,他们知道他们得到了自己所喜欢的点评者的赞许。
我拥有他们公司的股票凭证,但公司仍然是由他们负责经营。
当管理层真正关心公司运营状况的时候,那就是一种很好的企业文化。

8.现在信息无处不在。如果你今天出生在秘鲁的话,你还能不能用同样的方式取得成功?
成功程式放之四海皆准
答:是的,我能。整个世界都在变化着。
人们能够在社会各经济阶层内部流动,甚至晋升至更高的阶层。
美国在提升GDP方面之所以走在其他国家前面,并不是因为比其他国家的人工作更努力,甚至也不是更精明,而只是释放了更大的潜能,因为我们允许机会均等。
这个世界正在给所有人提供机会。
(待续)

分享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